江西省会展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2018-5-30 9:27:0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会展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新型产业,在促进各国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和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时期,我国面临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经济在调结构、保增长、促消费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创造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江西拥有优越的交通区位和生态环境条件,自然与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优势产业基础雄厚,会展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展览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西省商务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江西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促进我省会展业在未来五年中快速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我省会展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本规划中的会展业是指在会议、展览和节事活动等集体性的商业或非商业性活动中,由相关的服务企业、机构、部门形成的产业体系。

(一)“十二五”回顾

“十二五”期间,全省会展活动活跃,会展内容丰富,会展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产业规模日益扩大

截至2015年底,全省登记注册的会展企业共计324家、专业展馆9个,室内展厅面积16.9万M2。全省现有星级宾馆441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7家,四星级宾馆122家,会议场馆设施条件日益改善。2015年,我省共举办各类展会450个,展览面积约350万M2,交易总额超过300亿元,会展业对交通、旅游、餐饮、广告等产业的拉动效应为1:6.79。同时,还举办了全国性与国际性会议135个,各类节事活动276个,有效促进了旅游、餐饮、住宿、交通、广告等行业的协同发展。总体上,我省会展产业规模目前在全国属中等水平,是中部地区会展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省份。

2.会展品牌逐步建立

经过接力打造,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前身为“世界低碳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已经成为我国内陆地区特色鲜明、影响广泛、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展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成为目前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食品类展会之一。同时,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樟树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赣州家具产业博览会和赣港经贸合作交流会、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等展会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会展类型丰富多样

全省各地紧密结合地方文化资源、特色产业优势和居民消费需求热点,举办了各类特色鲜明、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展会(参见附录1)。展会题材涉及汽车、农业、旅游、电子、家居建材、动漫、地产等众多行业。此外,各地的会议节事活动也十分丰富,主题涉及文化、旅游、农业、电子商务等诸多行业。会展业繁荣发展的链式拉动作用明显,有效促进了产业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居民消费。

4.“走出去”步伐加快

商务部门大力实施“千企百展”工程,积极为企业搭建对外商贸交流平台。2015年,省级商务部门共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展会57个,连续举办“赣品行天下”、“江西特色农产品展示推介对接活动”等展会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共计107个,遍布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连续2年在俄罗斯成功举办了江西特色商品展。农业、旅游、文化部门也积极组织各类展会活动,连续举办江西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上海)展销会、江西旅游博览会等展会活动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2015年省政府出台《促进全省展览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了促进全省展览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会展业管理职责进一步明确。省政府明确由省商务厅负责全省会展业发展规划与管理,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会展业发展处。各设区市对发展会展业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相关机构、专业展馆、人员配置和政策资金支持等进一步到位,为会展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存在问题研判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全省有专业展馆9个,其中南昌2个、宜春2个,赣州、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各1个(参见附录2)。总体上来看,各地现有展馆普遍存在建设水平不高、展厅面积小、结构设计不合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难以满足各类展会对场地的要求。此外,多数展馆周边的交通、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缺乏,也给展会举办带来诸多不便。

2.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目前,全省会展企业总体上呈现出小散弱差的特点,尤其缺乏综合实力较强的组展企业和专业展馆企业。同时,知名品牌会展项目少、辐射带动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此外,大型综合性展会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较低,办展水平不高。

3.行业引导有待加强

一是缺少市场准入门槛,导致市场参与主体杂乱;二是缺乏行业规范要求,导致办展流程不规范、办展水平低、服务质量差;三是会展信息采集和统计制度尚未建立,导致行业发展缺乏应有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4.专业人才队伍缺失

目前,全国已有40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会展专业,其中30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但我省仅有1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会展专业、8所高职院校开设了专科层次的会展专业或方向(见附录3),办学层次较低、规模较小。同时,会展从业人员大多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导致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此外,由于薪酬待遇偏低,从事会展项目策划、布展设计、会展营销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客观上存在引进难、留不住的问题。

(三)发展趋势与优势

1.趋势分析

一是伴随增速放缓进入结构调整期。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保持微弱复苏态势,中国也进入增速下台阶、质量上台阶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会展经济飞速增长的时代基本过去。在市场总量不再急剧扩张和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国内会展结构将发生调整,中西部地区的会展业得到更多关注,“大而博、小而精”的展会进一步受到青睐,专业性展会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解决好“法律法规不配套、标准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不到位、高端人才不足以及展会质量待提高”等行业重要问题已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二是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近年来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以及各地各部门对政府主办展会和论坛活动开展清理规范,会展业去行政化效果显现、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在行业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突出。经济发达、会展业相对成熟的东部沿海地区,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退出主办,放手让市场发挥作用,形成适度竞争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而中西部地区会展业相对发育程度不足、基础比较薄弱,政府部门则对展览业保持关注,“扶上马,送一程”,重点做好产业规划、制度创新、政策支持、法规完善和环境优化等服务工作,引导会展业健康发展。

三是科学技术深度融入。科技化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显著标志,微信、APP、官方网站、微博等信息技术手段正在为会展经济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会展”的线上线下互动模式将大大提升会展效益和影响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将在会展互动体验、会展营销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从传播效果、受众体验角度看,无论是参展商还是消费者都欢迎新技术与传统展会相结合。

2.江西优势

当前,江西正全面实施大开放主战略,积极打造内陆双向开放高地,大力推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加快全省会展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发展环境和重要机遇。同时,江西会展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江西山清水秀,名胜甚多,是风景优美的人间福地,是生态一流的绿色家园,具有发展会展业的生态优势。二是江西处在中部崛起、海西经济区、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诸多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撑或衔接地带,是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的战略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三是江西拥有LED、陶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绿色旅游等产业品牌,是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具有举办展会的特色产业优势。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提升综合效益为核心,以转型升级发展为主线,凝聚绿色发展共识,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绿色品牌会展项目,统筹规划建设一批绿色、低碳、环保的专业展馆,着力推进绿色办展、办绿色展,发展绿色会展经济,打造“中国绿色会展高地”。

(二)基本原则

1.全面布局与重点推进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有序推进。一方面在发展格局、主题特色、项目体系、人才培养等领域进行重点推进;另一方面在资源整合、场馆建设、商业配套、环境优化等方面全面布局。力争通过五年系统提升建设,使全省会展业形成布局合理、梯次发展、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良好发展局面。

2.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原则

一方面充分依托优势产业举办特色鲜明、影响带动力强的专业展会,有效提升会展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推动跨行业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创新发展互联网+会展、会展+旅游、会展+商业等新业态,助推产业经济做大做强。

3.“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原则

 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大力引进境内外知名会展企业、品牌会展项目和中高级会展专业人才入驻江西。另一方面大胆“走出去”,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品牌会展的同时,大力支持和鼓励赴境内外举办展会,传播“赣鄱制造”,提升办展水平。

(三)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逐步加大对会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立足盘活现有专业展馆存量,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增量,力争到2020年展览面积年均增长20%;全省每年举办展览面积5万M2以上的大型展会20-30个、10万M2以上的特大型展会8-10个,举办或承办国际性会议和节事活动20个以上,引进6-8个全国性和国际性品牌展会。

——培育和引进一批管理科学、运作规范、专业化水平较高会展企业,形成会展策划、会展场馆、会展咨询、会展营销和会展搭建等全产业链要素支撑。其中,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会展企业3-5家,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2家;

——实施“811”精品创建工程,即做大做强8大品牌展会,创新推出10大特色展会,着力培育10大会议节事,争取其中1-2个展会通过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争取3-5个展会列入商务部引导支持展会名单。

2.质量效益上新台阶

——展会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逐步提高,其中大型品牌展会境外参展商的比例达到20%以上,专业化办展比例提高到60%以上,展会市场化比例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决定、社会参与的良好发展局面。

——全省主要展览、会议和节事活动效益实现倍增,其中展会交易额达到750亿元,展会直接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对交通、物流、金融、旅游、住宿、通讯、广告等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达到1:8.12。

3.专业队伍发展壮大

——支持高校发展多层次会展专业教育,积极开展会展培训,鼓励校企加强合作,培养一批懂创意策划、会运营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面向政府部门、会展企业、协会和院校,实施“赣鄱会展英才千人计划”,通过专家讲堂、专业认证考试和技能比赛等方式,重点培训1000名会展中高级管理人才,对会展从业人员进行轮训。

——在全省构建多层次会展人才队伍,形成核心人才、辅助性人才与支持型人才梯队,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以上。

4.管理体制机制规范完善

——进一步明确会展业管理协调机构、落实专门人员和专项经费,建立健全会展业管理体制与协调机制;

——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统一规范的会展统计制度和会展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进一步规范会展市场秩序,加强办展资格认证,提高展会专业化、市场化水平;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管理、协调、服务和自律作用。

三、空间格局

大力整合会展资源,在全省打造“一个龙头”、构建“四大板块”,形成体系完备、功能各异、互补共赢的会展业发展格局。

(一)打造“一个龙头”

依托省会南昌的便利交通、文化底蕴、生态资源和绿色产业优势,全力推动南昌会展业转型升级发展,将南昌打造成为“中国绿色会展之都”,承担起全省会展业龙头昂起的重任。

——做大做强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两大绿色主题品牌展会,提升全省会展业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依托汽车、生物医药与食品、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和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做优南昌国际汽车博览会、中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等展会。

——借势硅衬底LED照明技术和南昌光谷LED产业基地,培育南昌国际LED照明产品博览会暨技术创新论坛,助力新兴战略性产业大发展。

——定期举办赣商大会、“赣品行天下”,搭建商贸交流合作平台,弘扬赣商文化、打响赣商品牌,促进赣商回乡投资兴业。

——积极策应旅游强省发展战略,把江西省旅游商品博览会培育成为中部旅游产业博览会,配套举办全国旅游强省建设峰会。

——引进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全国糖酒交易会等一批国际性、全国性大型品牌展会项目在江西举办,进一步壮大会展市场。

(二)构建四大板块

分别以南昌、景德镇、新余、赣州为中心,依托主要交通干线,扩大服务领域,实现会展城市抱团发展,在全省构建资源共享、品牌共建、协调共进、各具特色的四大板块。

1.昌九抚板块

以南昌、赣江新区为核心,九江、抚州为两翼,在昌九一体化、昌抚一体化的战略指引下,整合区域会展资源,促进互动融合发展,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培育在全省具有核心带动能力的会展经济板块。

——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路,建立三地会展业发展合作机制,对重点展会项目开展共同招商,互相参展巡展。

——九江围绕“山水名城,旅游胜地”总体定位,着力提升名山大会、庐山问茶会等品牌会展项目,把庐山西海打造成为国际会议中心与大型运动赛事举办地,做精做特共青城青年企业家峰会、江西九江电子商务论坛、江西省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进一步培育瑞昌红木家具博览会、星子石材交易展等地方特色展会;

——抚州重点提升南丰国际蜜桔文化节、南丰傩舞文化节、广昌国际莲文化节等地方特色节事活动,大力打造临川教育文化产业博览会暨现代教育发展高峰论坛,进一步培育临川戏曲文化艺术节等品牌节事活动。

——赣江新区借助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优势,大力引导国内国际会展资源、会展人才、会展论坛向新区聚集;着重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举办独具特色的专业性展会。

2.赣东北板块

以景德镇为中心,幅射上饶、鹰潭两市。重点围绕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思路,推动区域会展与旅游经济高度融合发展,使之成为会展+旅游发展模式的先行示范区。把景德镇打造成为赣浙皖边的会展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赣东北区域会展经济的繁荣发展。

——景德镇积极借助市场力量,强化展会的策划、组展工作,进一步办好国际陶瓷博览会,配套举办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论坛、陶艺展、陶瓷真品拍卖会等活动;大力培育国际茶叶博览会、“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名城论坛、美食美器文化旅游节等特色会展项目;

——上饶充分发挥高铁、航空和高速公路构建的大交通优势,积极承接长三角会展发达地区会展活动,借助三清山旅游资源,做好“会展+旅游”文章,着力培育全国电子竞技博览会、东方神韵赣东北主题游乐会,办好婺源乡村文化旅游节,承办全国民宿大会,培育企业年会、行业交流会、专业论坛等会议市场。

——鹰潭继续办好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节,依托眼镜、根雕、黄蜡石等特色优势产业举办眼镜产业博览会、江西·鹰潭观赏石博览会、根艺石艺博览会等专业展会。

3.赣西板块

以新余为中心,宜春、萍乡为重要支撑,围绕赣西经济转型加快发展的思路,依托便利的交通区位条件、优势产业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绿色发展主题,建设精致型会展经济板块。以会展经济拉动区域合作与交流,形成三地乃至周边地区间政府和民间的协作发展,促进赣西品牌的形成。

——新余加强组展策展工作,重点培育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南方农业(工程)机械展销会两大品牌会展项目;以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为依托,着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博览会、光伏产业高峰论坛等专业化、市场化展会;结合地方文化特色,重点培育新余仙女湖爱情文化旅游节、抱石文化艺术节等节事活动和会议市场;加强区域联合,与萍乡、宜春两地联手做大做强赣西名优新特商品展销暨区域合作交流会,争取开展全省和跨省巡展活动。

——宜春依托樟树中医药资源,着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把樟树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进一步打造成为国际性品牌展会。大力培育锂电新能源产品博览会,提升明月山月亮文化节的影响力,举办宜春温泉旅游节、万载百合旅游文化节等特色地方节事活动;

——萍乡大力推进会展场馆建设,做大做强武功山国际帐篷节,配套举办武功山国际户外运动用品博览会,依托上栗、芦溪等地烟花产业优势举办国际花炮博览会,提升乡村旅游美食节、地方特色商品展销会等支撑项目。

4.赣中南板块

以赣州为引领,吉安为重要补充,围绕振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和优势产业,重点培育系列大型综合性品牌展会,完善会展基础设施,强化会展经济的品牌化、特色化、体系化发展,把赣中南打造成为全省会展经济对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桥头堡,把赣州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边界地区的会展中心城市。

——赣州顺应家具、服装、稀有金属、机械装备等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需求,落实相关政策与资金支持,完善综合性专业展馆;重点提升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家具产业博览会两大品牌展会,创新培育国际稀有金属投资贸易博览会、红色旅游博览会、木工机械展、矿山机械展等展会项目;举办客家文化旅游节暨客家文化高峰论坛,促进世界范围内客家人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繁荣客家文化;紧密围绕工业兴赣战略、振兴中央苏区和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培育旅游、电子信息、农产品、有色金属、饲料行业等题材的展会项目;充分发挥地处赣粤闽湘四省边界的交通区位优势,积极培育会议市场。

——吉安做强国际箱包产业博览会、井冈山杜鹃花展销会,积极培育井冈山蜜柚节、峡江杨梅节、吉安葡萄节等的配套展会活动,依托新干箱包产业创新培育国际箱包产业博览会。

四、主要任务

(一)构建绿色会展体系

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主题,通过办绿色展、绿色办展、发展绿色会展经济,大力提升江西会展业品牌形象与核心竞争力。

1.打造绿色品牌会展

紧密围绕绿色发展主题,依托各地生态环境和LED、陶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绿色旅游等优势产业基础,在全省构建国际性、全国性、地方性等多层次、多样化的绿色主题品牌会展体系,打造“中国绿色会展高地”。

2.建设低碳节能会展场馆

完善各地会展场馆建设,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提高建筑的低碳科技含量和节能环保功能,充分体现绿色会展经济特色和“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

3.倡导绿色环保举办展会

在举办展会活动过程中,积极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加强绿色展台设计搭建、低碳环保材料运用、废弃物管理回收和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等环节的开拓创新,树立江西会展鲜明的绿色环保新形象。

4.开展绿色会展营销推广

采用网络、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等组合方式全面宣传绿色会展主题,用绿色广告、绿色推广、绿色公关等方式使绿色会展深入人心。

(二)实施精品创建工程

加强全省会展资源的有机整合,通过政策与资金扶持,实施“811”精品创建工程,提升江西会展的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

1.做强八大品牌展会

集中优质资源,融入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创新运营方式,做强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樟树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南昌国际汽车博览会、赣州家具产业博览会、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和江西省花卉园艺博览交易会等八大品牌展会,进一步扩大展会规模、提高国际影响力、提升展会综合效益。

2.做精十大专业展会

依托优势产业和特色文化,做精南昌LED照明产品博览会暨技术创新论坛、中部旅游产业博览会、赣州稀有金属投资贸易博览会、景德镇国际茶叶博览会、宜春锂电新能源产品博览会、新余南方农业(工程)机械展销会、鹰潭眼镜产业博览会、吉安国际箱包博览会、武功山国际户外运动用品博览会和临川教育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十大专业展会。

3.做特十大会议节事

依托各地基础和文化特色,进一步挖掘十大会议节事活动内涵,丰富会展形式,具体包括: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赣港经贸活动、赣商大会、共青城青年企业家发展峰会、宜春明月山月亮文化旅游节、新余仙女湖爱情文化旅游节、赣州世界客家文化节、鹰潭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节、萍乡武功山国际帐篷节和婺源乡村文化旅游节。

(三)培育会展市场主体

1.培育大型龙头企业

鼓励会展企业通过市场化途径兼并重组、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组建规模较大、办展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中型会展企业集团。

2.健全会展产业体系

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机制,引导鼓励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创办会展企业,加大对专业组展公司的支持力度,通过系统培训和规范引导提高企业招展办展能力。进一步培育会展策划、代理、广告、宣传、工程等会展服务类企业和专门机构,创新发展专业会展调研公司、展会审计机构等新型组织。在全省构建以大型会展企业为龙头,中小会展企业为补充,相关服务企业为辅助的会展产业体系。 

3.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加强信息共享,建设全省会展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参展商、服务企业、会展观众构筑畅通的展会信息桥梁。省商务厅制定全省展会活动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展览业标准体系,推广运用展馆管理、经营服务、节能环保、安全运营等标准,建立信用档案和违法违规单位信息披露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展览场馆、办展机构和参展企业的展览业信用体系,并纳入全省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展会现场可设立举报投诉站,提供维权援助服务,建立健全包括展前排查、展中查处、展后追踪等展会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制,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行为。进一步优化展品出入境监管方式方法,引导、培育展览业重点企业成为海关高信用企业,提高展品出入境通关效率。

(四)延伸会展产业链条

1.健全会展业供需链

重点提升会展企业的组展、策划和品牌创建、运营水平,以多元化、高水平会展项目带动会展产业链的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配套建设会展场馆,提高会展场馆运营和服务水平。着力提升物流、广告、搭建安装、保税仓储等会展产业链下游企业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2.拓展会展业协作链

加速推动以会展业为核心的产业融合与协同创新发展,构建会展业与文化、旅游、餐饮、住宿、交通、保险、金融、租赁、印刷、教育等行业间的横向协作产业链,为会展业提供多形式、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支撑。

(五)创新会展新兴业态

1.互联网+会展

积极促进互联网+会展的深度融合发展,支持鼓励行业协会和会展企业建立网络会展平台,各大品牌展会逐步实现同步举办网上展览。扶持网络会展软件的研发,创新电子商务和网络会展项目的开发,积极探索“互联网+江西制造+跨境电商”发展模式,提升网络会展在会展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份额。

2.会展+旅游

紧密结合旅游强省战略,培育“会展+旅游”新业态,以会展促进旅游,以旅游带动会展。一是推动城市与景区一体化发展,建立会展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利益引导机制;二是依托大型旅游景区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组织策划特色会展和节事活动,繁荣会展经济;三是加大市场营销创新力度,赴重点会展市场举办旅游会展联合推荐会。

(六)拓展国际国内合作

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着力提升会展企业办展水平和服务能力,推进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1.“走出去”引进品牌会展企业和项目

加强与国家部委、国际组织和相关行业协会的联系,争取更多国际性、全国性展览和会议到江西举办。借助国内外知名品牌展会、高端会议论坛等平台开展宣传推介活动,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的展会机构建立联系,培育和引进品牌会展项目。加强与长珠闽地区会展经济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招会引展工作。组队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主动与全国性行业协会、国内一线城市的大型会展公司联系洽谈,推介江西会展政策措施,吸引大型会议和展览项目落地江西。

2.“走出去”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

加强与全球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等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对成功通过国际认证的展会项目予以奖励,并对其后续办展予以政策倾斜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将自有展会品牌与国际展会嫁接,或整合国外展览品牌资源,打造中外合作的展览品牌。

3.“走出去”开展各类会展活动

科学制定年度境内外展会计划,支持省内企业积极参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重点展会,培育境外自办展览项目,开拓境内外市场,宣传赣鄱制造、江西文化。

(七)建设智慧会展平台

整合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建设智慧会展平台,为参展商、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打造轻松会展体验并提供信息增值服务。

1.促进专业展会信息交流

通过智慧会展平台提供展会信息的发布与浏览、个人参展信息的推送及沉淀、现场商务社交、产品发布、提取参展用户最常用的行为和基础需求以及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提供一站式会展服务等功能。

2.提供会展社交实时互动

利用智慧会展平台将传统会展中名片与纸质材料交换的参展体验转变为参展商与观众之间的电子信息交互,高效利用资源,节约成本和时间,改进会展服务,提高商务洽谈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3.加强线上线下资源整合

逐步实现品牌展会同步举办网络展会,鼓励研发网络展会软件,为广大商家提供专业、诚信、高效、便捷的网上展览展示的平台。同时,建立会展业发展数据库,以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会展业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帮助参展商发布产品信息,买家尽快找到所需信息,同时让用户方便地管理、分享个人和产品信息。

(八)开展多元立体营销

1.推进多方联合营销

全力推进会展业多形式联合营销,紧密围绕会展项目,针对重点会展市场开展政府间的联合营销、政府与企业间的联合营销、企业与企业间的联合营销、企业与行业协会间的联合营销。

2.加强网络营销推广

建立江西会展网,设立展会数据库和展会信息动态发布平台,实现会展信息收集、发布和处理的网络化,会展营销推广的即时化和全覆盖。同时,有效链接国内重要会展组织、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网站。

3.创新媒体营销

建立江西会展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有条件的展馆不断完善信息动态发布、展会指引、互动体验、微信报名、电子导览图、二维码签到、微信路线规划、各展区拥挤程度统计、现场互动工具、在线调查问卷等系列功能。

4.主动开展借力营销

积极联合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线下线上同步举办展会,促进买卖双方的沟通交流。同时,充分利用电商的网络平台优势开展会展营销,拓宽会展销售渠道,提升会展品牌知名度,共同培育和运营品牌会展项目。

五、配套建设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优化立体化大交通网络

加速推进连接会展中心城市、县区的高速公路、高铁、机场建设,形成便捷的立体化外部大交通网络。各地会展场馆建设应紧密结合主要交通站点规划选址,为区域会展业大繁荣、大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

2.科学规划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引导会展场馆规划布局在城市近郊交通便利的区域,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优先在机场、车站与会展场馆之间实现无缝对接,从而有利于展会期间人流、物流的集散,有力支持会展业的繁荣发展。

3.打造会展专属交通服务体系

与交通部门开展合作,在举办重要展会期间,以交通港口、交通站点、交通工具等为载体进行会展推广,开通会展专线公交,同时推出“会展智慧交通”服务,为人们提供会展信息指引、交通路况、气象、旅游等资讯。

(二)餐饮住宿设施提升

要全面提升会展中心城市接待服务体系。同时,政府与行业协会牵头引导建立会展企业、会展场馆和餐饮住宿企业间的利益共享机制,走互动共赢发展之路。提升会展场馆的餐饮住宿设施配套,科学规划新建会展场馆的配套接待功能。各地城市规划应给予会展场馆充分的配套商业设施规划用地,并对餐饮、住宿项目开发重点给予用地、税费政策倾斜支持。

(三)主题商业街区开发

一是围绕品牌会展建设主题商业街区

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赣州家具产业博览会等品牌会展项目依托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可在会展场馆周边规划建设主题商业街区,进一步强化展会主题、拓展产业链,促进产品销售、展示和宣传推广,同时给予参展客商文化休闲旅游购物体验。

二是结合城市定位打造主题商业街区

主题商业街区建设是体现城市发展定位、提升城市形象、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找准城市发展定位,如南昌“天下英雄城”、景德镇“千年瓷都”、九江“江湖都会”、宜春“月亮之都”等,配套建设主题商业街区,助力各地会展经济的繁荣发展。

行业信息
展会动态
业内动态
政策法规
相关文章推荐
2024第八届江西(安义)铝型材及门窗博览会开幕
2024-02-27
“遇见江西·你好萍乡”江西风景独好·2024萍乡文旅推介会在丹麦海宁举办
2024-02-27
增补38个!今年江西计划举办、组织参与168个重点展会
2024-02-27
正月十八开幕!第四届江西农机展期待拉满!
2024-02-27
重磅展会来袭!“会展的春天”扑面而来
2024-02-27
邮件订阅
SCEIA.ORG